对古代青铜器中的传世品进行研究,从而确定其历史价值、科学价值、艺术价值的工作。鉴定工作的第一步是辨伪。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研究确定某件真品的价值,给予恰当的评价。为了确定每件青铜器的价值,首先要确定其年代及文化性质。有的青铜器能依据其铭文确定其绝对年代,一般应确定其时代或分期(相对年代)。文化性质一般指的是中原青铜器或是巴蜀青铜器、滇文化青铜器。然后从其形制、纹饰、铭文及铸造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,与已知的古代青铜器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比较,判断其在中国古代青铜器本身发展历史上、古文字学上、美术史上和铸造史上的地位以及在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的意义,从而确定其价值。
工具/原料
聚光手电
放大镜
方法/步骤
青铜器在显微镜的观察下,在假铜绿中,通常可发现泄露伪劣的不完整结构与形态。化学和物理实验、放射艾尼提便携式显微镜进行青铜器鉴定性碳素与日照时间检测、x光线都可以用于鉴别可疑的物件。
铸造辨伪法:从铸造技术进行辨伪的前提是十分了解青铜器各时代的冶铸工艺。
商周时期,极大部分青铜器是用陶范法铸成。也就是说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都有数块陶范拼合浇铸后留下的范痕,即范线。随着时代进步,合范的方法有所变化,范痕会随着变化,但要想在合范地方不露痕迹,这即使是最熟练的工匠也难免做到。有的铸器表层纹饰不多,合铸面较大,合范痕迹容易忽饰,但在隐蔽处,如鼎的耳内和腹下部,还会遗留痕迹的。后代伪者不知道占人铸造的原理和方法,只讲究器物的外形,仍用蜡模(失蜡)的方法铸造。表面较精细,无需多作加工,但是用这种方法,却往往与原器物的时代特征相去甚远。
另外,陶范所铸铜器为控制器壁的厚度,往往会在内外范之间垫一垫片,因材质跟铜液有异,锈迹也就不同,而失腊法铸器却无需垫片,锈迹自然一致。
纹饰辨伪:纹饰是器型华丽的外衣,合体、适时的外衣是纹饰辨伪的重要依据。不同年龄的人着装自然不同,青铜器亦是如此。拿到器物,首先看看器型和纹饰的时代风格是否一致,纹饰的作伪大致有如下几种:加花法。即在真器原有的简单纹饰上或光素无纹的部位刻上相宜的花纹。一般来说加刻的花纹与原器花纹是一致,但应注意走刀和崩茬的痕迹。掏花法。即在原本无花纹或有破损穿孔的器物镂刻、改刻花纹,使原器变成一件镂空之器。这种伪掏花的作法,如此做法刀痕非常明显,且不符合原器的特征。
铭文辨伪
通过铭文辨伪,是检测对占代历史知识广袤、书法研究深浅和铸工艺水准高低与否的标尺。
青铜器的铭文是对历史的记录,是金石书法发展演变的例证,是铸工工艺高超的体现,宋、清两代是青铜器铭文作伪的主要时期。宋代以来,金石义字成为金石家的研究重点,作为有记载历史文献铭文的青铜器,往往受到广泛的重视,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。故而收藏家们对青铜器的搜集,则侧重在铭文方面。
青铜器铭文的作伪多有如下几种:添铭法。即在无铭文的真器卜錾刻伪铭,后錾的铭文大多字体呆板、松散、不自然,字口面宽底窄,同时有錾痕,伪工用铜丝刷刷去錾痕,却又留下刷痕,也影响了字的笔锋。增铭法。就是原有简单铭文的真器上增刻伪铭;或真器上本应对铭,因器缺失使铭文也缺,在进行修配时将铭文也一起补刻。增刻伪铭后,其字口、锈色、地子与真铭不同,再者,一器之上铭文非一人所出,其笔体、韵味自然不符,特别是铸铭与刻铭就截然不同。腐蚀法。将青铜器需要刻铭的部位涂上蜡,并在蜡上刻好字,再用三氯化铁在刻好字的蜡上进行腐蚀器身,将蜡去掉后,凹陷的铭文自然显现。这样腐蚀的铭文字不成体,字口深浅不一,笔画边缘十分粗糙。
END
经验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(尤其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
本文是【http://www.lydyqtq.com 洛阳青铜器厂家|洛阳青铜器|青铜器商务礼品|青铜器工艺品厂家_洛阳鼎雅仿古青铜器有限公司】原创,转载时请务必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出处